澳门葡萄新京娱乐有限公司-App store

首页 > 科学研究 > 平台建设 > 正文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
 

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源建于1902年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江海农学堂。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准设立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江苏省首批建设的省重点学科,2005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控制方向还被遴选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交叉学科。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重点学科,同时参与承担建设的作物学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优势学科。1996年以来本学科一直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学科带头人为张洪程教授。

经过多年的重点建设,本学科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四个研究方向和体系,在作物栽培耕作新技术新理论、作物栽培生理、作物环境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并在我国大面积生产上得到推广。目前,本学科已成为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1、学科队伍建设

本学科瞄准世界作物科学前沿,紧贴我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生产发展要求,根据学科方向拓展与提升的需要,采取“内扶外引”模式,建立了一支结构更趋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博导17人(含兼职)、硕导36人(含兼职)。其中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有农业部顾问1人,农业部水稻、小麦及农业机械化专家组成员3人(其中2人为副组长)。

目前,学科梯队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0%,博士学位人员占90%。梯队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能力结构等显著优化,综合实力具有显著优势。19972004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带头人被授予“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稻麦周年生产模式”、“作物超高产”、“小麦高产优质抗逆栽培研究”3个团队被列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作物超高产”团队被列为农业部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荣获中国作物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与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位教师在为国家与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增产增收中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国务院、科技部、农业部、江苏省的多种表彰。

2、人才培养

2010年以来,本学科年均招收硕士研究生35名,博士研究生10名,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1篇,获省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15项。研究生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3本;博士生就业单位主要有农业部、省政府、省农林厅、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不少人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硕士、博士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100%

3、科学研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著名作物栽培学家凌启鸿教授等前辈带头人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先后创立了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源库调控等栽培理论与技术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发展了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以上成果已成为本科统编教材的重要内容,《作物群体质量》专著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研究生用书),为我国作物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进入新世纪,本学科在学术探索与创新中,积极拓展学科领域,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开发。2010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级等各级项目100余项,累计经费6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作物学报》90余篇,《中国农业科学》40篇。出版专著8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4项。作物群体质量栽培、作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生产与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等重大成果在大面积得到示范推广,形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仅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0082010年苏、皖、赣、滇、黔、豫、渝7()应用证明,累计推广9918万亩,增稻谷640.1万吨,增效益163.5亿元,

4、学科基地与资源条件建设

2000年由本学科点牵头获得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先后在本学科内获准设立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农业信息化技术、区域农业发展等3个博士点。目前,本学科拥有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含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弱筋小麦检测中心等。通过强化建设,本学科已经建成可进行作物形态解剖分析、生理生态分析、作物品质分析、作物质量安全分析和作物信息技术研究等多功能的实验研究平台,拥有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20余台套,其中3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30余台套,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成像系统、人工气候室等。此外,本学科有与国际合建的全球唯一的稻麦轮作FACECO2O3)技术平台(距校20公里),在开展全球气候变化下农田系统的响应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以上建设,已经形成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新平台。科技部、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及知名专家视察基地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学科校内有文汇路校区高标准试验农田100亩和农场普通试验农田120亩;盆栽水培试验网场8000m2,温室560m2,其中可控智能温室180m2;田间试验用房1780m2,研究实验用房4500m2;建有高标准校外研究基地21个,初步形成了实验室温(网)室试验田产学研基地四位一体的研发平台体系框架。

5、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本学科充分利用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挂靠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学术交流。2010年以来,先后举办9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累计1600余人次。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一方面鼓励本学科的师生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另一方面开设“现代农业与作物科学高层讲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年均讲学专家20人以上。此外,利用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平台,吸引校外的优秀学者前来合作研究。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学术交流。

在充分开展国内学术交流的同时,本学科鼓励师生参加国外学术交流活动,定期派出学术骨干到国外进修和学术访问,并与日本高知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保持密切合作。2010年以来,承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10余人次在国外著名大学讲学或重要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承担5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参与完成的“中国水稻/小麦FACE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通讯地址:扬州市文汇东路48  邮政编码:225009

  联系人及电话:许  05148797935187996817(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