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葡萄新京娱乐有限公司-App store

首页 > 招生信息 > 本科生招生

本科生招生

2020年农学院招生指南

学院介绍

 

农学院是扬州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平台坚实、培养体系完善、科研实力强大、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的优势学院之一,行业贡献率大,社会美誉度高。

——办学历史悠久。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由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建的私立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农科、苏南文教学院农教系和江南大学农艺系三部分组成苏北农学院;1971年南京农学院迁至扬州和苏北农学院合并组建江苏农学院;1992年江苏农学院与其他驻扬的五所高校合并为扬州大学,更名为澳门葡萄新京娱乐有限公司;自1998年以来,为适应合并办学需要和学科建设要求,历经多次调整,但一直沿用原名称至今。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教授45人,副教授24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的69.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6人,占专任教师的97%,已在全校率先实现55岁以下专任教师博士化。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1人,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各2人,全国和江苏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者各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5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粮食生产工作标兵1人,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标兵1人,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1人,“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农业部小麦专家组组长和水稻专家组副组长各1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333”人才15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0人。

——学科平台坚实。学院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学江苏省“十二五”高校优势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农业部及江苏省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及江苏省工程中心3个,中科院工程中心1个,以及校内研究所(室)12个,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培养体系完善。学院设有农学、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技术、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4个系,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以及农学、农村区域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在设置的本科专业中,农学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建设专业(A类),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种子工程与技术是校品牌专业。学院现有学生1424人,其中本科生903人、博士生88人、全日制硕士生376人,专业学位硕士生176、外国留学生24人。另有在站博士后43人。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一贯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建有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等校内实习场所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江苏农科院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学院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我院学子曾取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江苏省“互联网+”大赛一等奖2项。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大田种植训练计划”,让学生“种上责任田、开上新农机、用上无人机、联上物联网、走上市场路、算上经济账”,有效增强了学生自主规划、自主生产、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能力,着力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院独立设有学习状元奖学金、嘉和助学金、校友助学金等,用于奖励资助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三年来,学院每年有55%左右的本科生考取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在历届毕业生中,既有成就卓著的两院院士、教授、专家,又有全国劳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还有艰苦创业、致富一方的企业家,以及长期奉献在一线的基层技术骨干与管理干部,更有一大批部、省、市、县级党政领导等,为祖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研实力强大。学院目前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等在内的各级各类项目27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0项,2014-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6项,在研课题总经费2.6亿元,国家级项目经费占70%以上。“十一五”以来,共培育出水稻、玉米、小麦、大麦、油菜等新品种30个;先后形成了80多项农业科技重要成果,其中“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等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5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另在《Nature》、《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性重要刊物和《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年均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此外,还与国际水稻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高校建立了广泛而又密切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科研协作关系。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院一贯重视走产、学、研、推、企结合,长期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技术服务,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研制的“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和选育的水稻、小麦、大麦、油菜、玉米等新品种均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农科教三结合”模式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充分肯定。其中,标志性成果“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核心技术,国务院总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时任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书记李强、省长李学勇、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副省长黄莉新以及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有关主要领导均先后到我院基地视察。我院实施的黄莉新副省长指挥方——兴化市103.4亩杂交粳稻精确定量栽培攻关田验收亩产达898.9公斤,最高田块亩产达937.2公斤,双双刷新了我国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单产最高纪录;我院指导的江苏大中农场于2011年创造出689.9公斤/亩的江苏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扩大了我院影响。此外,我院还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科技培训基地,长期坚持以江苏为主体,辐射上海、安徽等地农垦和司法农场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赢得了广泛赞誉。在农业农村部水稻、小麦、农机专家组指导,江苏省绿色增效创建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

当前,全院师生正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在“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激励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已任,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招生专业介绍

 

专业

学制

培养目标

开设的主要课程

农 学

四年

  培养掌握现代作物生产各环节的作物种、生物技术、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涉农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科研、生产、推广、开发、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基础工作的卓越农学人才。

  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化、特色作物栽培学、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推广学

农村区域发展

四年

  培养具备农业推广专业技能、农村发展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能主动对接农业创新发展新要求、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农业推广创新、农业教育科研、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规划设计等工作,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并具备推广能力为主,兼备管理学、经济学知识的新农科一流人才。

 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村发展规划、农业推广学、区域农业发展、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资源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农学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在育种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国营农场、种子管理和农业推广部门及其它相关行业从事与种子有关的科研、技术、经营、管理与推广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植物生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种子检验、种子贮藏与加工、种子经营与管理、种子法规与品种保护、农业推广学等。

   

    咨询电话:0514-87991950    0514-87979234

 

学院公众号

电话:0514-87979226、87979212、87979351
传真:0514-87996817
Email:nxy@yzu.edu.cn
邮编:225009
地址: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版权所有:澳门葡萄新京娱乐有限公司(澳门葡萄)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